海報新聞
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鐘浩然 上海報道
為深入貫徹落實山東省委、省政府人才強省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,主動強化山東與福建人才產業的深度對接,搭建山東在閩人才服務平臺,6月28日-7月3日,山東省政府駐上海辦事處黨委書記、主任張義英帶隊赴福建開展人才產業考察交流活動。
6月29日上午,山東省政府駐上海辦事處組織召開了“山東-廈門人才工作座談會”,特別邀請了廈門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原院長、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產教融合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許和山等43位在廈山東籍專家、企業家以及山東重點高校校友代表座談交流。
會上,山東省政府駐上海辦事處社會工作服務處處長、山東省人才工作站(上海)站長楊永坤介紹了山東省情況及辦事處人才工作開展情況,同時圍繞構建山東在閩人才工作平臺、充實在閩高層次人才隊伍、豐富開展魯閩人才交流活動等方面提出了建議;經濟聯絡處處長莊同君介紹了近年來山東省的產業招商工作情況;許和山、方青松、孫婕等11位在廈工作的山東籍高層次專家、企業家及山東高校校友會代表結合自身實際,分享了在各領域取得的突出成就,表示本次會議為大家與家鄉之間搭建了聯絡橋梁,希望借助滬辦平臺凝聚在廈人才,為家鄉發展貢獻力量。
山東省政府駐上海辦事處黨委書記、主任張義英向在座的各位人才致以誠摯的問候。在聽取大家的發言后,他與大家分享了三點體會。一是閩風魯韻,共生山海情。魯閩兩地相隔雖遠,但文化相通、商貿相容。歷史上,明代閩商跨海北上,推動魯閩兩地商貿交融,近代“闖關東”的山東人,與閩籍華僑共同書寫奮斗傳奇。在座的各位是新時代從齊魯大地走出的杰出代表,是家鄉的驕傲,省委省政府始終重視關心在外人才,牽掛著大家,這次活動就是搭建起山東在閩人才的合作交流平臺,傳承魯閩文化,凝聚智慧力量,實現山海協作;二是情系桑梓,月是故鄉明。山東是根脈所系,無論走多遠,齊魯文化的滋養始終是在外人才的力量之源。今天,山東正迎來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機遇期。山東產業基礎雄厚、創新動能強勁、魯閩合作空間廣闊,為各位在閩人才反哺家鄉、創新創業提供了豐厚的沃土和廣闊的天地,大家回鄉創業、回報家鄉正當時;三是科創融合,同心育繁花。近年來,山東省委省政府對人才工作極為重視,在政策支持、平臺賦能、服務保障等方面全方位發力,家鄉這片催生人才、創造人才、成就人才的熱土,隨時歡迎大家回到家鄉,建設家鄉。
張義英表示,山東省政府駐上海辦事處將以最大誠意、最優服務為大家保駕護航,愿與大家一道,共同推動魯閩兩地優質資源有效對接,共同推動魯閩兩地深度交流與合作。
7月1日下午,張義英帶隊赴福建省山東商會實地考察調研,與商會會長張曉非以及部分商會會員、企業家進行座談交流,并出席福建省山東商會官方網站啟動儀式。
會上,與會代表分別圍繞商會自身建設、魯閩兩地產業情況、服務兩地經濟社會發展等提出意見建議。張義英對商會工作給予充分肯定,并就商會下一步工作提出三點意見:一是心中有方向。商會要在政治引領上發揮好作用,做到聽黨話、跟黨走。要堅持高標準建會,爭創5A級社團組織和四好商會。二是肩上有責任。商會剛剛成立,凝結著方方面面的期待和希望,要做到“五個一”:即抓黨建,一以貫之。靠服務,一呼百應。做示范,一馬當先。講責任,一脈相承。謀發展,一如既往。三是腳下有力量。商會能夠發展得好,能夠走得穩、走得遠,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,根本的力量在于內部的團結一心。
活動期間,山東省政府駐滬辦一行還分別赴廈門大學、嘉庚創新實驗室、福州大學、閩都創新實驗室、廈門天馬微電子、廈門市山東商會、英良集團、中啟聯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重點單位走訪,重點圍繞校地合作、科技成果轉化落地、青年人才引進、人才平臺建設等方面深入交流,探討建立常態化聯系機制,進一步暢通山東與福建高校院所、重點企業的合作渠道。
責編:吳軍林
審核:魏鵬
責編:魏鵬